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訊(通訊員 孫會峰)行唐縣西城仔村位于行唐縣城西北20公里,屬于半丘陵干旱地區的庫區移民村。因土地貧瘠,收入很低,貧困發生率高,曾被石家莊市確定為深度貧困村。
2016年2月,石家莊市稅務局駐村工作隊進駐西城仔村,工作隊結合該村的實際情況,堅持黨建引領不動搖,彰顯黨建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發揮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先進作用,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深入推進鄉村振興,該村于2018年成功脫貧摘帽,2021年實現人均收入11966元,西城仔村成為全縣鄉村振興建設標桿村。
推廣特色種植,全鏈條發展紅薯產業
行唐縣是紅薯產業大縣,全縣紅薯種植面積達5萬畝,產量約5.3萬噸。駐村伊始工作隊就把紅薯產業作為工作抓手,把紅薯產業做大做強。
鼓勵村民種植優質紅薯提高紅薯產量。在此基礎上工作隊出資在村南修建了20萬斤儲量的紅薯窖,方便村民儲存紅薯,實現錯峰銷售,每畝紅薯可增收2000元。
建成紅薯干加工廠延長產業鏈條。在工作隊幫助下,村里投資15萬元建成紅薯干加工廠和50立方米冷庫,年加工紅薯18萬斤,延伸了紅薯產業鏈,豐富產品,增加村民務工機會,擴大利潤空間。
創新開發紅薯葉茶特色產品。孫會峰 供圖
創新開發紅薯葉茶特色產品。工作隊借鑒武夷山巖茶、云南普洱茶、西湖龍井茶的制作工藝,研制開發出具有北方特色的紅薯葉制茶工藝,把紅薯葉變廢為寶。投資135萬元建成標準化茶廠,產品注冊“御葉坊”商標,實現了茶葉的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生產,再次延伸了產業鏈條,把紅薯種植收益推向最大化。延長茶產業鏈可以使茶廠務工村民年勞務增收10萬元,村集體可年產茶葉1000公斤,實現銷售收入50多萬元。這樣村民有收入,集體有收益,不僅能有效帶動西城仔村群眾穩定脫貧增收,而且對周圍村乃至全縣發展壯大特色農業產業都具有帶動示范效應。
發展特色旅游,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西城仔村是1958年建設紅領巾水庫時的移民村,緊臨紅領巾水庫,3000畝湖面波光浩渺、山清水秀,有非常好的自然資源。工作隊幫助村集體依托原有的產業和優厚的自然資源,規劃發展鄉村旅游業,讓村民從原來的種地、打工轉變到鄉村旅游業上來,增加穩定的收入。
建民宿提供餐飲住宿。工作隊幫助村集體籌資75萬元,在村東水庫旁建成16間漂亮的民宿,提供餐飲住宿服務,讓游客品嘗鄉村特色美食,滿足味覺享受,放松心情釋放壓力,帶來身體與心靈的放松。
建成生態觀光采摘園。村集體流轉70畝土地種植葡萄和獼猴桃,建成生態采摘園及葡萄長廊;流轉90畝種土地植金銀花發展中藥材種植,既有觀賞性,又具經濟價值;計劃將采摘園北側的垃圾石窩坑改建成1200平方米生態魚塘,借助行唐旅游業啟動發展的契機,利用紅領巾水庫被批準建設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的機遇,探索打造集垂釣、采摘、體驗、休閑為一體的農業休閑觀光旅游產業。
規劃文化產業基地提高鄉村文化氛圍。西城仔村緊臨水庫,紅色資源豐富,紅薯鏈條完整,養殖品種齊全,生態園和民宿可提供相關服務,比較適合做中小學勞動教育綜合實踐基地。工作隊已向相關部門提交了申請,納入了項目庫,邀請石家莊設計院民宿設計專家設計了詳細方案。基地建成后能夠提供50—80多個就業崗位,帶動產品的知名度,增加村里產品銷售渠道,尤其是增加畢業大學生回鄉創業的機會,推動鄉村旅游業深入發展。
發展特色加工業,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
產業融合,效益才能倍增。為解決村里剩余勞動力,幫助村里婦女增加收入,工作隊協助村“兩委”籌集資金建成特色微加工廠,廠房面積100平方米,縫紉設備20臺,由村里的婦女們提供圍裙加工服務。幫助村里婦女勞有所得,實現自身價值。加工廠建成后,村民們熱情高漲,踴躍參加,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目前加工廠能滿足18個村民在崗工作,能帶動30個村民勞動就業。
特色微加工廠。孫會峰 供圖
黨建是政治引領,是動力是方向;產業是發展關鍵,是基礎是支撐。西城仔駐村工作隊在石家莊市稅務局黨委的領導下,協助村“兩委”堅持黨建、產業兩手抓,既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重視農民思想道德教育,又立足特色資源發展優勢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推動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