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徐清銘 張春旺)農業標準化是現代科技成果轉化為農業生產力的重要途徑,對于提高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既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基礎,也是打造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的有效舉措,更是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省農業農村系統以“四個農業”為著力點,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著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突出標準引領,進一步健全農業標準體系。一直以來,我省農業農村系統始終堅持無標建標、有標提標的發展原則,以農業新技術推廣應用、集約化規模化種植養殖、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為重點,積極組織申報。今年以來,向省市場監管局申報計劃任務書298項,目前已批準立項59項。同時,配合省市場監管局進行標準制定發布,對已批準立項的省級農業地方標準進行專家審定,現已批準發布55項。截至目前,共制修訂省級農業地方標準1467項。
認真梳理匯編,進一步打牢標準技術支撐。“我們的目的不僅僅是制定標準,更需要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語言去修訂,讓老百姓真正讀得懂,看得明白,這樣才能更好的普及。”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省圍繞農業主導品種,遴選易于推廣、適用的標準技術進行收集、匯總,用老百姓看得懂的語言,編撰了《河北省農業標準化生產手冊》,涵蓋4個產業的95個主要品種標準化生產技術。據了解,2014年至2019年,省市場監管局批準發布了省級農業地方標準477項,省農業農村廳均按年度分別依照行業分類、梳理、匯編。為提高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省農業農村廳編撰了《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使用準則類標準匯編》,推行“環境有監測、操作有規程、生產有記錄、產品有檢測、包裝有標識、質量可追溯”的綠色、有機標準化生產和全程質量控制模式。筆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處室了解到,上述匯編目前均已印發各市、廳屬行業處室學習和使用。這為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探索搭建框架,進一步完善標準體系平臺。近年來,我省農業農村系統按照《河北省標準建設工作方案》要求,積極構建農業標準體系,目前《河北省農業標準體系》已編制完成并發布,分別以5個子體系、32個一級子目錄、151個二級子目錄為框架,已梳理并填充國家標準273項、行業標準349項,綠色、有機類使用準則64項,農藥合理使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類標準19項,2009年以來的省級農業地方標準827項,這為滿足當前農業標準化重點需求、明晰標準制修訂方向、加強標準管理工作提供基本依據,為開展農業標準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農業規范化發展和社會公眾日常查詢提供了基本遵循。
注重教育培訓,進一步筑牢編寫使用基礎。2018年以來,我省農業農村系統結合“世界標準日”宣傳契機,連續3年舉辦了農業標準化工作培訓班,重點解讀法律規章,講解標準編寫細則,指導產業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效果良好。受今年疫情影響,又組織開展生產技術標準線上培訓,將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及滏農云等單位的10個線上生產技術標準培訓講座課件,發至各相關單位組織學習,先后有1.73萬人次參加了線上培訓。同時,省農業農村廳印制并發放“禁限用農獸藥和非法添加物清單”近20萬份,各市農業農村部門通過電視臺、網站、舉辦培訓班、現場技術指導和發放明白紙等多種方式,開展農產品標準化質量安全專題宣傳培訓9.3萬人次,進一步強化了農業標準化生產,促進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向優向好發展。
加強標準轉化,進一步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我省農業農村系統根據《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實施意見》要求,認真抓好工作落實。同時,瞄準糧油、蔬菜、果品、畜禽、水產品等重點領域,指導生產單位制定相配套的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加強標準轉化,促進農業規模化與標準化有機融合、轉型升級,成效顯著。目前,231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95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0個國際標準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1209個“兩品一標”農產品和省級示范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推行標準化生產,農業標準化生產覆蓋率從2018年的57%提升到今年的70%以上,高標準生產促進農業高質量長足發展。